新余二中语文天地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比较温庭筠的《望江南》和王昌龄的《闺怨》两首词有什么不同

向下

比较温庭筠的《望江南》和王昌龄的《闺怨》两首词有什么不同  Empty 比较温庭筠的《望江南》和王昌龄的《闺怨》两首词有什么不同

帖子 由 刘娟 周三 五月 15, 2013 10:41 am

比较温庭筠的《望江南》和王昌龄的《闺怨》两首词有什么不同

刘娟

帖子数 : 16
注册日期 : 13-05-15

返回页首 向下

比较温庭筠的《望江南》和王昌龄的《闺怨》两首词有什么不同  Empty 回复: 比较温庭筠的《望江南》和王昌龄的《闺怨》两首词有什么不同

帖子 由 刘娟 周三 五月 15, 2013 10:42 am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唐代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他“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新唐书》),后世尊其为花间派鼻祖。 不过,最能代表他词作成就的当推《望江南》。该词清新自然,婉丽省净洗炼,整首词全用白描手法,然而却意蕴丰赡,留给读者无限遐思的空间。 “梳洗罢”三字,极其省净简炼概括,却能让我们想象到一位闺中佳人,早早起来,曙色还没浸上窗帷,就对着小轩窗精心刻意地梳妆,犹似要精雕细琢出一件完美的工艺品。“女为悦己容”嘛! 从佳人盼郎君心情之急切,可想象到她自从与郎君离别后,独守空闺,看庭前花开花落,檐下燕去燕来,不由感伤“韶光易逝催人老,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可迢迢相隔,难觅音讯。现在鱼传尺素,归期在即,一腔幽怨尽扫,唯有那份欣喜使其“辗转反侧”。 “独倚望江楼”。 晨曦初绽,望江楼头,佳人已独倚栏杆,默默地凝望着朦朦胧胧的江面。 此句既写出了女子内心亟盼心情,又渲染了孤寂凄清的氛围,同时也写出女子的情态——深情凝望,一脸喜色。虽然还看不清江面,可她已想象着郎君定是比自己还心急地登上了船,渐行渐近,两人很快就会相见,是相拥而泣还是深情凝望?想到这里,那冰凉地脸微微发烫。此句中的“独”字极有韵味,“望”字语带双关,“楼”字拓展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含蓄蕴藉,隽永悠长。开启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晏殊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似癯实腴,道出了佳人一大早独倚望江楼,一只只孤帆远影,飘来一次次惊喜,又一次次被帆带走。最后过尽千帆,都不是郎君的船,使她跌落于失望的深渊,那就是绝望。这就是她一天盼到的,令人为她掬一捧同情。 “斜晖脉脉水悠悠。”这句真是神来之笔。它既写景,又写情,而重在写情。“脉脉”写出了夕阳被望江楼上的佳人深深感动,也脉脉含情地凝视着江面。“水悠悠”,以水喻情,形象地刻划出佳人的失望如眼前悠悠江水。唐后主李煜有词云:“问君能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应该是化用的这句词。 “肠断白苹洲。” 当佳人看到当年送别郎君的白苹洲时,当时与郎君依依难舍,情浓意浓,“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情景是历历在目,可现在自己独倚楼头像一只孤鸿,空留遗恨。“肠断”是这女子悲伤心情的最真实地写照。 在一首如此简短的词里,将思妇的情感写得如此缠绵,如此细腻,也许只有温庭筠吧。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等宫怨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从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在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少妇,在一段时间“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点出“不曾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第三句是全诗转关。陌头柳色是最常见的春色,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忽见”二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关键就在于这“陌头杨柳色”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少妇登楼前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忽见”,是不经意地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的感触与联想。“杨柳色”虽然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春色”的代称,但也可以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也就是题目所说的“闺怨”。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使读者从突变联想到渐进,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这就很耐人寻味。

刘娟

帖子数 : 16
注册日期 : 13-05-15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